2023.02.15
新年剛過,許多企業主已在擔心碳邊境稅、碳費和碳稅對於生產成本、獲利甚至經營模式可能帶來的衝擊,而產業相關成本的提高,亦將導致綠色溢價價格提高效應,甚或有造成許多物價上漲「綠色通膨」的可能,影響到所有消費者。淨零碳排成為全球共識,歐盟和美國接連提出「碳邊境調整機制」和「清潔競爭法案」,台灣也通過「氣候變遷因應法」。碳定價制度,已成為各國控制碳排放與推動減碳的重要手段,及產業發展的重要議題。碳定價制度,是一種淨零排放的經濟工具,透過替排放的二氧化碳訂出價格,以每噸二氧化碳當量作計價單位,計算碳排放的成本。在「汙染者付費」原則下,碳排量愈多的生產者,要付出的成本就愈高。國際的碳定價制度主要是以「總量管制」的碳交易,和「以價制量」的碳費或碳稅課徵兩種方式組成。前者是由政府訂出二氧化碳及各類溫室氣體的總排放量,由市場機制決定價格;後者同樣是政府訂定每單位碳排放費或課徵金額,並可定期調漲幅度。至於碳邊境稅,則是指高碳排產品進入市場時,將被徵收二氧化碳排放的特別關稅。碳排愈高,就須支付更高的碳邊境稅,但若已在出口地繳交標準一致的碳費或碳稅,則可能免除碳邊境稅。歐盟日前即對碳邊境稅協商共識,於今年十月一日起擴大實施,從外國出口到歐盟的鋼鋁、水泥等上游產品到下游的螺絲等等,都要購買減碳憑證。當歐美相繼推出碳稅或碳費法案,仰賴出口的台灣經濟勢必受到衝擊,台灣建立碳稅碳費制度,有利達成淨零排放,同時也可藉以向歐盟提出不重複徵收碳稅的談判,並將相關收入用於協助產業綠色轉型,及照顧受到衝擊的族群。今年初剛通過的「氣候變遷因應法」,也明定要徵收碳費,二○二四年起,二八七家年排放量二點五萬公噸以上的排碳大戶將優先徵收。收入將納入溫室氣體管理基金,專款專用於執行溫室氣體減量及氣候變遷調適。至於碳稅徵收,則將視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的進展,再做評估。而碳交易,此次修法已賦予政府法源,將由金管會規畫。氣候法通過後,轉型挑戰才開始。能源、石化、交通運輸、製造和營造業等碳排高、規模大的公司,必須及早進行完整碳盤查、規畫淨零排放路線圖以展開碳排減量。值得注意的是碳費開徵後,可能導致成本提升,價格被轉嫁到其他產業與最終端的消費者身上。碳排已是產業與經濟發展的關鍵顯學,協助產業製程減碳創新,培養綠領人才、建立永續消費習慣、降低綠色物價通膨…都需要中央與地方形成共識,並與企業和民間組織協作推動。如何真誠溝通,倡議全民共同參與,專注傾聽並迅速回應,更是公部門的當責。淨零減碳既是必經之路,台灣能否順利走過漂亮轉型,正在嚴肅挑戰執政團隊的專業、遠見與韌性。(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永續創新學院院長)新聞出處:聯合新聞網 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339/6971698Photo by Sanjeevan SatheesKumar on Unsplash